当然,徐婉如并不是专程来逛青楼的,只是遇见了南夕,难免手痒。
徐婉如自然知道,在千寻码头大开杀戒的那些人,现在一定也还盯着这里。她这么一闹,现在那人,应该知道她这个忠顺府的大小姐了吧。
要知道,她也是永嘉十三年九月十六出生的,不知道,那人够不够胆量,来找她呢。若是那人敢来,必定让他有去无回。
徐婉如面上得意,心里却暗自计较,也不知道那人是何方神圣,干的勾当,却有些邪术的味道了。
她这次下山,本就是偷偷摸下来的,这会儿遇到难题了,也不好回去找师傅求助啊。等师傅出关了,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
徐婉如心里琢磨了一圈,就打算得空了去趟朝天宫,见见二师兄潘知远,把这事跟他说一声。
也不知道怎么了,这七八年里,她在海山见的最多的,却是三师兄包天随。时不时,就带了各地的吃食玩意,上山来看她。
二师兄反而来的很少,即使来了,也是跟师傅说会儿话,马上就告辞走了。徐婉如想了想,莫非,当国师就这么忙?
上山前的那个除夕,徐婉如还记得很清楚,二师兄从舅舅家接了她回朝天宫,满宫苑的红梅,开的像火,却更像血。
只是此后,潘知远再没有接近过徐婉如,没怎么来往,更没什么言语。或许,是因为辈分的缘故。徐婉如暗自思量,潘知远跟舅舅朱自恒是好友,莫非,因为这个关系,他才不屑跟自己这个小辈来往?
更奇怪的,就是三师兄每每上山,总要说几句二师兄的事情。徐婉如总是有些疑惑,再仔细听听,包天随似乎对潘知远很是敬仰。这样一来,倒是也能理解了。所以,这些年里,徐婉如对潘知远的了解,都来自包天随的聊天。
也不知道,潘知远若是听说自己偷偷下山,会作何反应?眼下师傅还在闭关,大师兄守在门外,一步也走不开。三师兄远在武当山,天高皇帝远,谁都管不着徐婉如。海山虽然缥缈,可海山下来,一日夜就能到济南府,徐婉如想念红尘俗世的时候,就会背着师傅和大师兄去趟济南府。等她吃喝玩乐好了,顺路看望一趟宁国公主,再回海山挨训。
这次也是如此,好容易山上的雪停了,师傅和大师兄又闭关去了。徐婉如就带着一帮徒子徒孙的小道士下山,刚到济南府,就听说京城那边有人在找永嘉十三年九月十六出生的孩子。而她和徐简,正好都是这一天出生的。
即使这人不是针对徐婉如,多半也会牵扯到徐简。徐婉如心中有些不安,就让小道士们先回海山,自己只身前往京城。
到了京郊,徐婉如听说了吕安邦庄子上的交易,就前去查看了。谁知道,千寻码头还有一摊子类似的事情,只可惜她去了吕安邦的田庄,错过了千寻码头的tushā。
这样兜兜转转,徐婉如觉得,这背后的人,必定没那么简单。可是看样子,这次的事情,并不是针对她,或者针对徐简的。
一开始,徐婉如以为,有人盯上忠顺府世子这个位子了,想让徐简挪一挪位。她赶回京城的路上,就怀疑是丁家的人,在背后动手脚。又或者,是忠顺府长房跟二房的人。
谁知道,田庄上死的,都是些徐婉如不认识的少年人。唯一的共同点,就是他们的生日,都在永嘉十三年九月十六日。
这样一来,徐婉如就越发奇怪了。不是针对她,更不是针对徐简,那是为了什么。而且,这田庄和千寻码头的事情放到一块看,就有些像禁术了。
她在海山这么些年,也听师傅说过一些道家的法术,无比强大,却违背天地伦常,常常要以性命为引。
这样的禁术,如果真是道家子弟所为,徐婉如觉得,自己也算半个道家弟子了,怎么都不能坐视不管。
所以,徐婉如就干脆进了京城,查看了一圈千寻码头的事情。再顺水推舟,在阜成门的门口,让英王抗下了追查此事的锅。
之后跟着英王,徐婉如又见到了幼时的小伙伴邓洁,邓洁也不知道喝了什么药,中了什么邪,跟英王齐头并足地躺在卧榻之上。
说实话,徐婉如对邓洁这个小伙伴,并没有太大的印象。前世的邓洁,似乎很早就病逝了。忠顺府跟承恩公府也有来往,徐婉如出嫁的时候,这个可怜的邓洁,一早就不在人世了。
所以今生见了这个邓洁,徐婉如只是觉得可惜,年纪轻轻,怎么就那么体弱多病呢。承恩公府有钱有势,想请多少太医不成,怎么就让邓洁病逝了呢,也不早点调养身子。
当然,邓洁跟太子的婚事,虽然一直挂在邓家和邓太后的心头,可没肃宗应允,谁也不敢真的在外面说起。
所以,前世的徐婉如只是隐约知道,邓太后想把侄孙女嫁给太子,可后来邓洁病逝了,徐婉如就以为,是邓洁身体不行。
今生刚回来没多久,徐婉如见过几次邓洁,也只知道,邓太后很宠爱这个侄孙女。其他的,徐婉如也只是猜测,邓家很可能想把邓洁嫁给太子。
虽然说近水楼台先得月,可邓洁身体不好,邓家再怎么期盼也成空。所以,邓洁的事情,徐婉如一直没有多想。
等到她在真君观里,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