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旧野猫 > 都市言情 > 如意枝头 > 第137章 子孙

第137章 子孙(1 / 2)

听说两个儿子去给萧诚送行了,徐铭就问,“是在靖远将军府吗?”

王氏微微一笑,点点头,“他们是这样说的。”

徐铭会意,也微微一笑,谁都有年轻的时候。这么些少年人,一起去给萧诚送行,多半不会在家里吃酒。这些小事,徐铭也不放在心上。

徐江今年十五,徐海今年十三,两人是徐铭手把手教出来的,不敢说文武全才,却也不会差到哪里去。即使出去吃酒,也不会太过放浪形骸。

“萧诚是去甘州吧,”王氏问。

“嗯,”徐铭点点头,心想,靖远将军府的胃口,恐怕不小呢。

太祖在大同起事,得了天下之后,对三边和大同看的最紧。太宗继位之后,轻税赋,重农商,在战事上以防守为主。同时,用换防化解了武将的兵力。眼下唯一尚存的,就是北疆镇国公一系。

北疆,三边,冀鲁,大宣,这四处的兵防,是大楚军事的重中之重。北疆和三边是防外敌,冀鲁是京师的咽喉,大宣不仅紧靠京城,还防着外敌入侵。这四处,从来都只放帝王的心腹,可偏偏,太祖就是从大宣的大同起事。

北疆在京师东北的苦寒之地,需要重兵把守,却自成一系,和别处卫所毫无联系,这也是镇国公一系屹立不倒的原因之一。

即使镇国公手握重权,兵力强盛,皇帝也不会轻易撤了北疆的兵力,更不会轻易灭了镇国公。毕竟,谢家常年驻守北疆,经验丰富不说,还是民心所向。

虽然没有哪个皇帝,愿意大臣手握重兵,可镇国公一系十分忠心忠君。皇帝再不满,也不能寒了忠臣的心,所以镇国公在北疆的军力,一直没有换防。

所谓换防,就是将军不动士兵动。各地的卫所不换大将,只换士兵和中下层将领,三五年一换。这样一来,士兵和大将之间的感情淡薄,更听朝廷的命令。而大将也不会倚兵自重,威胁到朝廷。

而三边,大宣和冀鲁的兵力,就没那么幸运了。太祖是大同起事,对三边和大宣尤为谨慎,最怕有人模仿他,也来个起兵夺位。

大楚有九边九镇,三边指的,就是西北的延绥,宁夏,甘州三处。太祖起事之时,就得了三边总督郭义春的帮助。

开国之后,郭义春亡故,太祖就封了郭义春的长子郭朴为信国公,爵位世袭罔替。只是信国公一系,从此失了兵权。三边虽然还有总督,却是皇帝的嫡系人马。

忠顺府和靖远将军府是大同的人马,跟着太祖起事。进京之后,忠顺公徐坤尚了公主,后宅不睦,很早就去世了。剩下的人马乱成一盘散沙,有回大同的,也有改投他人的。

靖远将军府却不一样,事后仍旧保持大部分军力。只是为了表明忠君爱国,请旨调去最西边的甘州。甘州一半在沙漠里面,一半极为荒凉,军中将士,最怕的就是去甘州,太过寂寞太过荒芜。

所以,靖远将军府要去甘州,为太祖守西门,太祖自然答应。既不会威胁到国本,又守着国门,何乐而不为呢。

靖远将军萧墨又说的铁骨铮铮,他打了一辈子仗,除了打仗,什么都不会。既然他是把刀,那就要用到战场上。

太祖留了萧家女眷和子弟在京城,放心地让萧墨去守甘州了。萧家子弟年长之后,也有去甘州历练的,人才层出不穷。

忠君爱国的武将世家,皇帝自然另看一眼。靖远将军府虽然没有封侯,在皇帝眼中,却比封公列侯的勋贵,更为重要。

不得不说,萧家比许多人家聪明,留了兵力,又给子孙留了条出路。

除去皇帝倚仗的北疆镇国公,开国的武将,只有靖远将军换了个地盘,没受影响。其他的武将,去的去,散的散,都如云烟一般。

三边总督郭义春英雄一世,和太祖意气相投,只是战死沙场,留了个并不中用的儿子。好在长子郭朴并没什么出息,当了世袭罔替的信国公,在皇家眼里,可有可无,并不招人记恨。

宣府的白望南从龙有功,开国之后做了丰城公。只是壮年去世,留下个身子羸弱的儿子白兴安。白兴安做了丰城侯,因为体弱多病,从来没有出仕。倒是嫡长孙白梓轩,颇有祖父当年的风采智谋。

大同的徐坤还比不上白望南,子孙陷入内斗,有勇有谋的长子装的懦弱无能,封侯的,反而是个被宠坏了的幺儿徐铮。

子孙里面,也没惊才绝艳之人。徐江徐海虽然不错,却是中人之姿。再加上常年低调,唯恐引起燕国公主的关注,就有些气势不足。

萧诚和徐海同龄,比徐江小了两岁。萧诚都要去甘州亲赴战场了,徐江和徐海仍旧在忠顺府的校场演练,没有出路。

徐铭虽然暗中掌了父亲徐坤的部分势力,却不敢让燕国公主知道。徐江和徐海若是从军,徐铭还得找些理由,才能掩盖过去。

至于他自己,徐铭掌着忠顺府的庶务,又握着徐坤留下的军力,势力远超燕国公主母子,却没法正大光明地公诸于世。

徐钧能力才华远胜徐铮,却一直找不到出路。好容易太宗去世,肃宗登基之后,才找到有实权的位置。可是这会儿,徐钧已经快而立之年了。

徐铭很是担心,害怕自己的两个儿子,走上跟

最新小说: 六零随军,绝嗣大佬爆宠易孕娇妻 在渣女文里摆烂 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 剑仙裴牧云 许你一场倾城恋 仙君座下尽邪修 夏日逐阳 人在须弥:我真不是龙王 皇上,选票已经送来了! 揭穿假千金死遁真相后,五个哥哥悔青了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