份,但以这位的能耐和手段,须得好生应付他。
若是他一直愿意尊奉,当下朝廷的法度和体制,固然是一件上好的事情;但若有人想要得寸进尺,在他身上做文章;令其变得毫无顾忌,那才是莫大的祸事和灾难。无论倒向那一边都是不可测的。
但同样要避免,真的将其影响屏除在外;给予他人错误的暗示,乃至自以为是可以拉拢的机会。毕竟,政事堂还要指望,这位谪仙的赫赫威名,隐隐镇压天下纷乱的局面,乃至威慑那些野心之辈。
一方面,对内确保西京里行院,不至于脱出朝堂的控制;同时制衡东都本部内,那些形形色色安插的势力;乃至牵制大内背景的清正司、枢密院教导军、健锐五营、京华和新京两社等一系列衙门。
这就需要身为尚书左丞的他,掌握好相应的尺度和分寸;既不能令其过于疏离,以至于产生了隔阂和猜疑;也不能太过干预,以免遭到厌弃和排斥;还要与名义上归属的御史台,争取相应主导权。
但一直以来,都有人对那位谪仙通风报信,这是确认无疑的事情了。有能力在通政司的大罗网之外,让对方迅速得到验证的消息;那也唯有枢密院和总纲参事府,共同掌握和监控之下的小罗网了。
进一步想,这会是出自幕后的扶政三家,哪一个家门的授意,或是出自小国舅家的那位杨内枢密手笔?还只是枢密院中,某些不安于现状的少壮群体,私底下自行其是;偷偷勾搭上了这点渊源呢?
这不由让他有些疑神疑鬼起来,自己私下所受的托请,究竟在哪里泄露了端倪么……与此同时,在皇城大内的深处,随着不断往来报信的小黄门;还有成片跪倒在某处宫室之外,大小内宦和宫人。
而在雕梁画栋、极尽工巧的宫殿内,正隐藏着一场小小的暴风骤雨。身为西京留守的宗王,也是当今天子的幼弟,以文辞弘博、风流富雅著称的虢王,也满脸齿冷和不屑的瞪着,跪在殿中的众人。
为首的殿中少监马宏光、内侍监常侍温博、宫台省左监孙逊;乃至是小儿坊坊主张岱山、知宫市使张长善、武德司知院山新;都头破血流的跪在满地打砸的碎片中;哪怕头上血流入目也不敢擦拭。
而身为禁苑总监的利存雅,更颓然倒在地上,生死不知;而风雅丰姿的虢王,则余气未消的嗤声道:“赎罪,孤怎敢恕你们的罪。你们可都是皇家的大功臣,大内的肱骨啊!孤怎能生你们的气?”
“孤只是一个闲散宗室,来西京只想悠哉度日而已;又怎么担待的起,你们奉上的这份大礼!若不是里行院的缘故,孤还不知道,你们个个都有如此能耐,居然在孤眼皮底下,藏了这么多手段?”
“你们将皇城大内,诸宫禁苑;都当成了什么?还是觉得政事堂的诸位,都是愚钝疏庸之辈?五皇兄至今还在兴云苑待罪,你们就要迫不及待,将孤牵扯进来了?告诉你们,孤可不做这个蜡头!”
“孤自会向圣上请辞,这个西京留守的火坑,谁爱坐尽管坐去,我是不受这个搓磨了!”这话一出,殿中面面向觎的诸位,顿从泥雕木塑状,纷纷泛活过来连声道:“殿下息怒!”“殿下明鉴!”
然而,虢王却不管不顾的离开座位,径直回到后殿去;将他们的呼喊声甩在身后。直到半响之后,一杯恰到好处微烫的五珍茶饮,被虢王喝下肚了大半,才有一名白头内侍,从殿前转回垂手恭立。
“都打发了么?”喝下最后一点茶汤的虢王,才不动声色道:白头内侍随即低头答到:“都已经送出去了,利苑使也处置过了。”虢王这才微微点头道:“却是有些为难他了,这才赴任第几年?”
“能为殿下分忧,这些许皮肉之苦,还是值当的。”白头内侍恭声道:作为王府出身的老人,他怎么会不知;当初这位殿下所要面对的局面,又是如何凶险诡谲,又有多少人等着抓他的把柄弹劾。
但无论是明枪暗箭,还是政争风波,都被他一一化解,最终与政事堂重新达成默契;以牺牲明面上的大量利益,以及个人风评和威望为代价,保住了西京留守的大部分权柄;维持了与外朝的平衡。
“难道,殿下真的要请辞么?”然而,白头内侍又忍不住,小心询问道:就见虢王意味深长道:“自当如此,孤岂有戏言呼?无论圣上准不准,外朝或是政事堂信不信;孤都少不了这一番上表。”
“更何况,这些内臣在西京待的久了,不免失之于懈怠和驰废;不知道在私底下,有多少事情授人以柄;对于天家的侍奉,也不那么得力了。籍顾让他们动一动,挪一挪位置,也是大有好处的。”
“对了,听说五皇兄在兴云苑,又生了一个儿子么?”说到这里,虢王忽然转而他顾道:“顾老伴,你不妨使人去探视一下,顺道替我送些手信去。好歹是天家近支的骨肉;日后总要有个说头。”
然而就在这时,外间紧急通秉的云磬,被人轻轻的敲响;随后,在多彩流光的珠玉帘幕外,响起年轻内宦的尖柔嗓音:“五坊小儿的别官处送来密报,平康里的那一窝女人,昨夜有所大动作了。”
与此同时,长安城内外的一些街区,也在夜里破门而入的喧嚣声中,逐渐演变成为持续到白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