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九突发奇想,看到一旁的酒碗,她拿起来就倒在信纸上,果然沾湿了的信纸显现出一行字:“国已亡,莫再回岭南去,世上再无梅绣,前路珍重。” 这才是陶三娘真正要对莫如水的交代,陶三娘的死是迫不得已,而她临死之前的托付才是她最想要说的话,然而这番话她不能通过任何人来传达,只能以这种方式来写信。 这样写信的方式与当初明宇给他们传信时一样,隐秘而不让人知道,但是信若落入莫如水的手中,她定能知道其中的密要。 宋九看着手中湿了的信发呆,而这封信随着纸张慢慢变干字迹也一并销毁,即看即毁的法子原来早就有了。 信纸还是在坟前烧了,只是宋九夫妻二人的心头却异常的沉重起来。 “国已亡,莫再回岭南去。”这是何意?师父莫如水是吴越国人?可是吴越国并未亡国,而那个时候的陶三娘绝不会知道后来的吴越国会被陶将军收走两座城池。 那么这国已亡指的是什么? 她师父莫如水和陶三娘到底是什么身份? 瓦砾地祭拜的事全部落入美妇的眼中,待贤王府的马车离开了瓦砾地入了北门进城去了,美妇才从官道上出现,徒步来到了坟前,看到坟前石碑上刻着“莫娘子之墓”几个字,美妇叹了口气。 “可知梅绣的发源地为何处?那可是出自帝姬之手,你小小家仆竟是死在了这儿。” 美妇自问自答,脸上略显惋惜,却有着别人看不懂的沧桑之感。 美妇在新坟前待了好一会儿,天要黑了,美妇才在北城门快要关上时入了城,这一入城,她没有再在街头游荡,而是直接入了内城郑府外。 内城郑府,管家匆匆去了东院向东院主母曹氏请示,说是府外来了位故人,非要见少夫人。 曹氏皱眉,待那管家拿出一块绣着鲜红枫叶的手帕时,曹氏的脸色大变,猛的起了身。 东院堂屋里,曹氏屏退了所有下人,看着一身朴素的美妇从外头进来,仿佛间像是看到了流光帝姬从那光茫处走来。 美妇见到曹氏,行了一个宫廷礼,那是与外头下人的行礼姿势不同的,曹氏满脸的震撼,将她仔细打量着。 流光帝姬当年生了一对双胞胎,小儿子年幼之时送入道观不为世人所知,从此两兄弟明明一模一样的长相一模一样的出生,却有着截然不同的人生。 郑府这一脉正是那送入道观中养大的小儿子的后代,而也正因为如此,郑府生下的后代男儿不得娶京城权贵世族女也就是因为这个而立下的规矩。 曹氏做为前朝国师之后代是郑府的儿媳妇人选,而她所生下的孩子,才是前朝正宗的血脉传承。 然而族中所记载下来的那位嫡兄,却随着流光帝姬往南蛮之地逃亡,流光帝姬死后,嫡兄带着家将占领了岭南一角自成一国,便是而今祸患边城的吴越国。 眼前这人的形态可见是宫廷之中出来的,曹氏身为郑家儿媳妇本就对这段隐密知道的不多,却仍旧一眼猜出眼前这人的来历。 然而令曹氏震惊的不是她的来历,而是她接下来说的话:“少夫人可还记得嘉喜十年入冬之时,你在大福寺外捡到的一个孩子。” 美妇一句话,曹氏惊得脸色苍白,她震惊看着美妇,颤着声问道:“你怎知?” “那年你大女儿生了重病送去寺里祈福,听说术士之家信风水,你在这个时候遇上了一个面相富贵的两岁孩子,便认养了下来,将孩子从大福寺带走,并改了名姓成了郑家二房的女儿。” 曹氏已经坐立难安了,当年大女儿有一劫差一点儿没命,而寺里突然出现一个女娃娃,与曹氏当年在半路早夭的孩子生辰八字一模一样,再看长相更是相似,她开始怀疑当年路上颠簸时,襁褓中的孩子或许根本没有死透,是被人救了下来。 的确那个女儿后来长大了些,越来越像郑家的人。 美妇却是叹了口气,“那个孩子的确是郑家的骨肉,却并不是你曹氏的骨肉,她天生贵命,却命里克六亲,她的父母将她遗弃送到了大福寺,那是因为有人知道大福寺隔着京城不远,而你曹氏好巧不巧的带着大女儿去寺中祈福。” “你猜那生辰八字是谁放入孩子怀中的?” 美妇似笑非笑的看着曹氏,当年那写着生辰八字的绣帕正是与今日看到的枫叶刺绣一模一样的针法。. 曹氏紧握着拳头,沉着脸看着美妇,不答反问:“你到底是何许人?” “岭南来的,我叫柳娘,而今事有变迁,我来寻得小主回去,不知她而今怎么样了?” 柳娘一脸沉着的看着曹氏,曹氏气笑了,她心心念着的小女儿竟然不是她的亲生女儿?可是生辰八字一模一样,长得也有着丈夫的样貌,还有她克六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