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瞅着地平线方向升起的烟尘,杨文安知道那是绵竹方向的霹雳军援军正在赶来,不禁开始焦虑起来。此时他手下的三千名士兵大部分已经到达,如此大的兵力优势却拿不下眼前的小堡垒,这让他如何向叔父杨大渊交待?他的身后还有虎视眈眈的蒙古骑兵。虽然刘黑马声称派忽都率一千骑兵来与其合攻绵竹,但明眼人都知道蒙古骑兵并不是负责攻坚的,而是充作督战队的。忽都虽然在忽必烈的严令下会与新附军密切配合,但肯定不会去攻打坚城利堡。一则是骑兵的任务本就不是攻坚,而是野战;二则他实在是吃够了火器的苦头,即便要攻坚,也得让新附军把堡垒的弹药消耗得差不多才能上阵。
杨文安一边央求忽都派骑兵前往下游,看能否寻隙渡河,以绕击霹雳军身后,一边咬牙命令铁人军准备出战。辽、金、西夏、蒙古人等北方游牧民族都有重甲骑兵,缺乏良马的宋军则发展了重甲步兵,比如岳飞手下大名鼎鼎的背嵬军便是重甲步兵。杨大渊也有一支四百人的重甲步兵,乃选高大士兵精训而成。这些重甲步兵除双眼外全身皆被铁甲覆盖,全身铁甲重达八十斤,可以抵御刀箭攻击,也叫铁人军。铁人军战力强悍却耗费巨大,杨大渊视为决战利器,寻常情况根本不会出动。此次让杨文安领了两百人前来,足见其对此战的重视。
新附军人数众多,短时间内便砍倒了大片树木。他们先是用圆木在河岸立起了栅栏,以挡住堡垒射来的霰弹,又冒着炮火将制好的简易浮桥架在水面上。要说在堡垒正对的河面水浅又只有十余米宽,对精通攻城器械的新附军来说,架浮桥并不是难事。做完这些准备之后,杨文安命抬着巨型揗盾二百名士兵走在前面,紧随其后的是扛着短圆木和土袋的二百名士兵,接下来则是二百名弓弩手,最后面是二百名铁人军。为了帮助铁人军爬上河岸,还为他们每人配了两名轻装步兵。
为了在霹雳军援军来到之前一举拿下堡垒,这一次进攻杨文安共在这狭窄的区域投入了一千人,一时间河滩上到处是新附军士兵。看着手雷。简易浮桥搭建后,蒙军没有了阻拦,奔跑的速度快了不少,只挨了两轮炮便冲到了炮火死角处,而巨型揗盾也挡住了不少霰弹,故伤亡反而没有前两次严重。行动迟缓的铁人军虽然挨了三轮火炮,但则只损失了几人,除了因为巨型揗盾的保护外,也是霰弹的威力不足以击穿铁甲——守军并不知道这些人内着重甲,也出于节约弹药的考虑减少了装药量,因为火药已经消耗得差不多了。
在弓弩手的掩护下,逼到堡垒近处的新附军并没有遭受到多少反击,因为守军的手雷已经耗尽,零星飞来的火枪子弹也被巨型揗盾挡住了大部分。这些新附军先是将短圆木扔到了墙边,引爆了剩余的地雷,又将土袋履盖在了木头堆上,竟然形成了一条通往堡垒墙头的斜坡。这堡墙不过七八米,几百人要填出一条通道也是容易。看着新附军士兵沿着斜坡朝堡垒爬来,守军再也顾不得射避箭矢,纷纷拿起刀矛拼命阻止敌人。只不过堡垒之中的霹雳军士兵不过二十余人,没有了火器那里能对抗几百人,故不过片刻之间新附军便冲上堡墙,将墙头上的霹雳军士兵屠戮得一干二净。
这一切,都看在离堡垒一里左右的霹雳军骑兵连长眼里。新附军卷土重来之时,骑兵连长见了上岸的敌人密如蚁群,心中暗道不好。只不过敌军人数众多,有长矛有巨型揗盾,还有弓弩手,自己剩下的七十余骑冲过去肯定凶多吉少。堡垒有高墙又有地雷,猜想新附军一时半会儿还无可奈何,便犹豫着继续等待时机。那料到杨文安一套攻击组合拳下,堡垒转瞬之间便被拿下。而眼下堡垒将失,如果再不出击,待过河的新附军站稳定脚跟,必然会有大批蒙军从这个突破口蜂拥而至。失去了河道这个天然防线,霹雳军在接下的战斗必然非常艰难。想到这里,他便欲带着人径直冲向敌人。
这边骑兵刚奔跑起来,堡垒方向又传来一声巨响。攻上堡墙正在呐喊欢呼的新附军士兵被炸倒一大片,还有不少被抛到了空中,少数侥幸者则随同墙下的士兵,连滚带爬地往回逃。原来就在新附军上岸之时,杨三娃和李老四被排长派到堡垒地下室的军火库去碰下运气,看是否还有弹药。经过一番去搜寻,他俩真在角落里找到了一颗地雷和十数颗子弹及些许火药。杨三娃性格急跑得快,当他抱着东西急冲冲回来准备向排长报喜之时,却发现墙头袍泽都死在乱刀之下。愤怒之下,杨三娃便抱着搜寻到弹药冲入新附军群中,并引爆了地雷。
看着多年的挚友与敌人同归于尽,满眼泪水的李老四并没有太过悲伤,此刻填满他心中的只有仇恨。趁着新附军又潮水般退回去的机会,李老四跑到其余两面墙上,将火炮的弹药也搬了过来。这些火炮的弹药已经不多了,只够李老四勉强制作两个简易的炸药包。此时退回去的新附军又缓缓逼近了堡墙,他们在密集箭雨的掩护下,蹑手蹑脚往前挪动。这些炮灰虽然知道堡中已只有一人,却不敢大胆前进。刚才那个抱着火药冲入人群中的霹雳军士兵,在当兵只为吃粮,只为升官发财的新附军士兵眼中,简直就是疯了。
不出意料到,沿着缓坡往上爬的新附军士兵又遭到炸药包的轰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