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以水上决战,击败刘表。然我以为当下,我等逆流伐上,水师本就处于下风,只靠水师之力,无论如何都难以击败荆州水师。故而水师当务求壮大声势,以骇敌军,然后乘势奋击,一举大破敌军。” 趁势奋击? 孙策若有所思。的确如张纮所言,要是水师决战,就算加上海贼这数百艘船只,江东水军有七艘楼船,百艘艨艟,以及近千艘先登、赤马、斗舰、走舸等小船,可是阵型不整,训练不精,哪怕一拥而上,也可能被军容齐整的荆州水师一举击败。 但是若荆州水师已经混乱,这近千艘战舰趁势奋击,那绝对可以大破敌军,将这支孙策最棘手的水师彻底覆灭。 “只是这势安在?水师欲趁何势而击之?” 面对孙策询问,张纮从容自若,说道:“当今之势,舰船交锋,水师之战,皆受制于陆上。若刘、黄陆上大兵被破,一片披靡,则水寨、水师将不可避免出现混乱。” 这得是一个多大的败绩,才能引起敌军这么大的混乱啊? 张纮笑着取出一枚锦囊,说道:“我这里有一破敌之计,需要一员骁将突入重围,送给太史中郎。只要太史中郎依令而行,五天之后,必破刘、黄全军!” 孙策讶异的看向张纮,甚至有些不敢相信。 这种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手段真的存在? 对战事的理解,孙策自认已经堪称兵法大家了。在他认知里,战事都是倚靠的兵精粮足,将士奋勇和临机决断。 受限于这个时代的通信联络水平,越是精密的计划,越容易出错。 战事规划一旦超出两天的时间,出差错的概率就会指数级提升。 所以孙策向来是除了火攻,不太相信任何奇谋。 可眼下张纮竟然运筹帷幄,保证一个锦囊送进柴桑,五天后就能大获全胜。 那算起来,如果丹阳大军、水师要支援柴桑,今日就要启程了。 孙策问道:“孤可否一看锦囊内容?” 关于一封书信定战局,其实也不是没有。 曹操领重兵进攻汉中之时,便知道孙权可能会进攻合肥,于是让护军薛悌送去一封信函,信函边还写明,贼至乃发。 而信的内容很简单,若孙权至者,张、李将军出战;乐将军守,护军勿得与战。 众将都疑惑之际,张辽分析之后认为,曹公重兵远征在外,等救兵赶至,敌军破我必矣。所以我等当趁敌未合之势,逆击之。折其盛势,以安众心,然后可守也。 这还真不是演义里虚构的情节,张辽的逍遥津之战,基本上就是按照这个部署打出来的。 可是如今在柴桑的形势,敌军已经将守军团团合围。 张纮打算怎么扰乱敌军? 张纮笑着说道:“无妨,不影响计谋。” 孙策立即拆开锦囊,内容很简单,只有一句,比曹操那段还简洁! 但看完,孙策眼神蓦然一亮,问道:“军师是打算派铁骑,趁此奋击?” 张纮从容点头:“若能于此时奋击,敌军焉能不败?” 孙策大笑,抚掌赞道:“军师妙算!只需太史中郎依计而行,无论敌军是否中计,都败之必矣。只是如军师所言,这入城送锦囊,必须单人独骑,突入城中。谁人能为孤成此重任?” “某愿一试!”孙策说完,张纮身边的一名雄壮将领便主动挺身而出。 孙策转头看去,只感觉眼前豁然一亮,好一员丰神俊秀的骁将,这英武之气或许不下周瑜!而壮勇更甚之,蒋钦所言军师率几名雄壮将领而来,指的主要就是此人。 张纮继续向孙策介绍道:“这位是子龙,近日抵达江东,似乎是将军请来的客人。” “子龙?”孙策惊喜的表情彻底抑制不住,大笑着说道:“可是常山赵子龙?” “云拜见将军。”赵云恭敬的拱手。 “哈哈哈!善!善!大善!”孙策激动的大笑着走向前,手握赵云双手,亲自扶起他说道:“孤恭候子龙久矣!” 这可是又一位完美无缺的六边形战士啊! 而且他不仅仅像太史慈一样,有勇有谋,更是颇具政治上的大局观。 不论是反对刘备将成都百姓的田宅分给军士,还是反对刘备东征孙权,都是极具战略眼光的谏言。 如果他不是将领,如果他没有被演义里妖化,仅凭这两次规劝,就可以被评为与刘晔相当的汉末战略家。.. 可以说孙刘联盟,以扛曹操,最坚定的战略推行者就是鲁肃、诸葛亮、赵云等一批卓越人杰。 赵云或许不如诸葛丞相,但在政治眼光和军事才能上,必不弱于鲁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