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徐晃也很头皮发麻。杨奉好几次写信问他,归附曹操后能富贵无忧吗? 杨奉这种人,自然没什么大志。他也不要求什么不世勋名,只想要安享富贵,坐享其成。 如果曹操能保证这一切,那他作为车骑将军,丢下脸面也没什么不可以的。 但就算是最坚定主张归附曹操的徐晃,也不敢向杨奉保证这一切。 所以杨奉就一次次反复,尤其当曹操派出中郎将曹洪率军西进,以迎天子后。杨奉更是彻底慌了分寸,坚定的站在董承一方,派兵抵抗曹洪,暂时击退曹操,以观日后。 徐晃作为杨奉的部将,无论多无力,也只能听从军令,率众击退曹洪。 刘由能深刻体会徐晃此时内心的无力和彷徨,哪怕他知道劝主公归附曹操才是正确之举,可是其主反复,他作为忠诚将领也只能尽忠死战,对大势却无能为力。 刘由更是确定,这就是孙郎最喜欢的将领类型啊。 这就是最纯粹的军人! 军人只管执行命令,不考虑政治对错。哪怕朝廷的政令不合理,一声令下,军人还是义无反顾的奋死而战。 所以刘由说道:“都尉如此才略忠勇,却于时埋没于杨、李之徒,混迹于白波、贼寇之中,岂不明珠暗投?且兖州大旱,赤地千里。都尉投之,欲有何作为?与诸曹、夏侯之辈一同,率兽食人,挖坟盗丘?且以曹操为人之残忍,都尉自度,贵主如此反复,其能容下贵主?” 说着刘由嗤笑起来,问道:“那都尉打算到时如何?趁曹操进攻贵主之时,择机而降?” 徐晃愤怒的握拳,没有任何人面对这种嘲笑能够不怒火中烧。 可他徐晃到底不是匹夫,没有因为被揭穿而恼羞成怒,拔剑而起。 他愤怒的是自己能够做出的最佳选择,在别人那里却只是拿来谈笑的笑资而已。 天下人,谈到他徐晃,只会说:“哦,那名趁乱抛弃故主的杨奉叛将。” 就算是曹营众人,又如何敢信他徐晃? 他甚至没有底气愤怒暴起,不敢大声的驳斥对方,我徐晃愿意为车骑将军赴死! 他徐晃堂堂八尺男儿,一生所学,冠世勇略,难道就是为了助杨、李之徒,滑稽天下,然后以贼匪之名,阖灭于喧嚣烟尘之中? 大丈夫不展生平所学,不登天子之堂,壮志未酬,实在是意难平啊。 而此时刘由面色一素,郑重说道:“岂不闻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遇可事之主,而失之交臂,非丈夫也!” “我江东之主孙郎,德胜尧舜,钦文敬武,天下纷纷以有德而伐无德,以有仁而伐无仁。徐都尉以冠世之勇略,何不助我主,济世救难,开万世之太平!公不弃暗投明,共成大业,还待何时?” 徐晃讷讷不能言,良久说道:“我固知杨、李非立业之人,奈何从之久矣,不忍相舍。” 刘由此时直接起身,一脚踹翻眼前桌案,问道:“这是何不当人之言?徐都尉都已经有暗投曹操之心,却言何不忍相舍?难道徐都尉亦反复,如杨奉之辈?” 话音未落,他抽出徐晃桌案上的长剑,直接架在徐晃面前:“还是徐都尉以为我江东之主孙郎,神武天资,不如他曹阿瞒?徐都尉是宁可去挖坟盗丘,亦不肯随英雄立纲陈纪,救难济时?” 以徐晃勇略,就刘由这点剑技,如果他有心,刘由根本不可能当着他的面抽到长剑。 他只是心神为之所夺,深为惭愧,根本没有意气跟刘由一争强弱。 营帐内的巨响,顿时引得营外无数侍卫前来查看。 但手持剑戟冲进来的士卒们全都惊得目瞪口呆。 这究竟是如何离奇的事态,才能发展到这种程度? 一名江东文臣,空手进入自家大营,夺了帅帐内的兵刃,剑指在自家勇冠三军的主将面前! 而偏偏对胆气雄壮,厉声呵之,辞色甚切,气夺众人。而自家勇冠三军的将领,却面色惨白,难以答复。 见到一群士卒吃惊的围观,徐晃挥了挥手将其驱散,说道:“我等故人议事,一时争执而已,不必在意,各自去值戍!” 一群人看了看指着他的长剑,你们故人之间相见,都是用剑争执的? 徐晃随后推开了指在自己面前的长剑,说道:“贵主在江东之骁雄,朝廷亦有耳闻,的确堪称英雄。” 刘由不等他继续说下去,问道:“既知我主为当世英雄,徐都尉为何不辅之以共成大业?徐都尉飘零半生,远离故土?所谓为何?不论建功立业,荣华富贵,我主都能予之。既然徐都尉欲选择明主,我主何处不比曹镇东更为良选?” 即便是官职上,只要这次朝贡成功,孙策的官职未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