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杰,各聚众万馀或数千,据险守要,割据一方。 整个吴郡才多少人?他们拉走这么多叛军,孙策还怎么发展生产。 所以孙策必须在他们决定起兵对抗之前,先稳住一部分人。 这一千骑兵,基本上就是孙策能在江南地区找到的绝大部分战马了,再往南就算扫平了所有割据诸侯估计也难再获几百匹马。 这一次孙策把所有家底都押上,效果可谓十分惊艳。 上千铁骑如神兵天降,骤然出现在了吴县境内,整个郡府从长吏到豪杰都大吃一惊。 蒋钦跟在孙策身旁,驻兵在吴县城池前,看着一片混乱的城防,面带欣喜,问道:“将军,守军猝不及防,我们不趁势夺城吗?” 孙策淡笑着说道:“为什么要夺?你没看见守军正慌张失措,不知道该不该关城门?” 蒋钦脸上笑意更盛,这的确是一件喜事啊。说明吴郡守军都心向孙郎,不用长吏吩咐,他们内心亦认同应该迎孙郎入城。 而随着孙策铁骑列阵城外,巍然不动,很快城墙前的守军也逐渐心安下来,非但城门没有关闭,守军还在安抚百姓,恢复城门前的出入秩序。 只有一名名游侠,匆匆忙忙跑向各处宅院,向各豪门大户汇报讯息去了。 而很快行吴郡太守事的朱治便率领着城内数十名长吏出城三里,亲自抵达孙策面前,迎孙策入城。 朱治是孙坚故吏,年纪比程普还要大一些,如今已经三十九岁,在这个三十岁就能自称老夫的年代,他已经可以算是有长者之风。 他穿着黑色袍服,腰间佩戴着极其尊贵的青绶银印,有一种高贵儒雅之风。但对孙策他却极为礼重,见到孙策之后率先拱手,以示孙策之尊位。 “治拜见将军,代吴郡父老,恭迎将军王师。” 孙策立即扶起朱治,说道:“朱公行太守事,深得人望。我平定吴郡,还需朱公代为治理,助我稳定江东。” 朱治起身,看向雄姿英发的孙策,由衷叹道:“君侯后继有人啊!将军以孤童子,敝兵千馀渡江转斗,一举而遂收江东,为霸业之基。实在是少年英万,勇锐无前,一时豪杰之士!” 孙策笑着说道:“能马上打天下,可不能马上治天下。我治江东还需仰仗朱公鼎力相助。” 朱治亦笑了起来,孙策总是有种天生的爽朗魅力,能将彼此之间关系迅速拉近。于是朱治笑着说道:“敢不从命?不知老夫能于何处为将军效力?” 孙策立即对身后陈武一挥手,说道:“你带兵驻扎在城外。我只带芮公、蒋钦等数十人入城,还请朱公以名望担保,为我设宴邀请城内诸位豪杰。”.. 朱治这几年一直担任吴郡都尉,在吴郡境内是颇有威望的,他入吴县行太守事,地方豪强都并没有太畏惧,更不担忧他会大开杀戒。 所以孙策没有带大军入城的情况下,朱治邀请他们赴宴的情况下,他们会给朱治面子。 毕竟,要是拒绝前来,直接恶了关系,那可就真的要面对孙策在城外这一千铁骑了。 孙策大军来的太快,豪强们大多猝不及防,部曲都没有征召,他们哪怕是为了拖延时间,也不会直接交恶的。 而为了缓和双方关系,孙策还带了前任的吴郡太守芮祉。 两任吴郡太守,在吴郡都所在有声,他们以名望相召,豪强不会太惊惧。 吴县是郡治所在之地,有县衙也有郡府。进入城池之后,朱治便领孙策等人进入郡府,并力请孙策上座于主位之上,他自己坐在右下席案首位,以示君臣之份。 入座之后,朱治开口赞道:“将军孤身亲赴县城,而非在军营之中设宴,召集吴郡豪杰。此举必然大安吴郡士人之心,将得人拥护,使豪杰云集而至。” 孙策已经脱下了甲胄,只身穿一袭素色锦袍,更显得英气高贵,他从容淡笑,说道:“这皆是朱公得人望之故。” 对孙策而言,在朱治营中还是在自己营中没有任何区别。他相信朱治忠诚,就像信任程普、黄盖等人。难道孙策带着数十名亲卫到程普营中还会担惊受怕? 他从容不迫,侃侃而谈,令朱治更加赞叹。 两人交谈不久,便有豪杰率先抵达。 但让朱治惊讶的是,来的竟然是一个孩子,吴县大族陆氏的嫡子陆绩! 这是与孙策有世仇的家族! 庐江之战,陆康率领百余名陆氏族人抵抗孙策进攻,超过半数死在了孙策大军刀锋之下。 双方血海深仇,陆氏居然第一个派出族人前来赴宴。 而孙策则没有朱治这么小瞧眼前这个孩子,因为他可是知道就是这个小家伙,在历史上语惊四座,对着自己狠刷了一波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