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盛得知李世民封李承乾为太子后,也只是沉默很久,这位嫡长皇子确实身份尊贵聪颖康健,立为太子也是情理之中。
但是,这位被父亲寄予厚望的皇子并没有顺利继位,在渐渐年长后,他的腿脚出了毛病,不良于行,严重的时候甚至要借助手杖,于是日渐暴躁,最终谋反被废。
这件事李盛心里清楚,但他更清楚的是——他对此不能做任何举动,历史的大方向不会有任何改变。
他有积分,也有系统帮助,但是,当他站在历史的岔路口,他怎么敢保证,换一条路走下去一定会更好?
后世猜测,李承乾的病是糖尿病足,因此行动不便,他在自己伤病后便有些敏感多疑,而弟弟李泰对太子位过分主动的态度更是让他心怀不安,在这种环境中,他性情大变,不尊师长悖逆皇父,甚至公然表示对突厥的敬仰,还把自己的太子宫装扮成了突厥样子。
如果他在后世,这个年龄段正是厌学情绪高昂,且容易叛逆的年纪,可以多关爱多放松,以此来度过这一时期,但是,残酷的地方在于,他不是一个可以无忧无虑的孩童,他是整个大唐帝国的继承人,江山万民都是他的责任,他没有任性的自由。
皇帝一人系天下万民,会遇到很多挫折磨难,心性坚韧是最基本的素养,李盛怎么敢凭借自己的力量任意改变继承人?这不是一家之事,这是一国之事,更是百年基业之事!
何况,以李世民对长孙皇后的感情,无非就是李治、李泰、李承乾,相比之下,李治还算是合适的选择。
李泰过于骄狂,也过于心急了。
尽管在很多人眼中,李治这位帝王之尊的光芒好像是被他的皇后盖住了,讲道理,虽然李治在很多影视剧中都文弱温良,但他其实是个妥妥的黑芝麻馅儿糯米团子,很有心计的。
能接过李世民这个雄主的政治使命,并能够坚定不移地走下去,而且在位期间,压服世家大族,打击门阀势力,加强中央集权,扶持寒门子弟,广纳人才,扶持良将,拿下了自隋朝以来就一直在啃的硬骨头——高句丽,还安定突厥边境,设西安都护府,在位期间拥有最大的唐朝版图。
这样的一位皇帝,你说他是一朵善良温软的小白花?简直是笑话!
但是,李盛也不会去帮助李治,走过那些路,他才会从“雉奴”变成历史上的高宗,如果他的障碍都被扫清,那么,他就没有了成长的机会。
尽管心意已定不会干涉,但是,李盛想到二凤,仍然忍不住心疼,最期待的继承人变成那个样子,兄弟相争的情景重现,他该多难受啊!
如果既能磨炼李治,又能保全太子就好了。
但是这本来是两相矛盾的,正是在太子的光芒下,在李泰的威势中,李治才会磨练出深沉稳重的心性。
emo了一整天,李盛也没想到怎么办才能两全其美,他蔫蔫儿地跑到马厩自己待着了。
李世民知道飒露紫这几天不开心,还专门带着
蜜水和香瓜来看他,看着二凤明亮的眼睛和含笑的面容,李盛很难过,他低下头蹭蹭二凤的掌心:对不起啊,这次,我真的帮不到你啦。
沉默了好几天,李盛心情才好了一些,就听到了不好的消息——幽州罗艺谋反。
简直是不知所谓!
罗艺在青年时代便武功高超,远胜同龄人,到了战场上也是作战勇猛屡立战功,被当时的隋炀帝赏识多次拔擢,说一句平步青云也不为过。
这样过于顺利平坦的经历,使得他性格自负,刚愎不仁,且任性小气。
在秦王与太子之争中,他站到了太子一边,且还曾经为难过秦王的部下。
在刘黑闼一战中,罗艺受命辅助,“太宗左右尝至其营,艺无故殴击之”,可见其骄狂。
而后面李世民的即位宣布了太子一党的全面失败,罗艺为此忧心不已。
虽然李世民已经昭示天下,只诛首恶,太子与齐王的部下不予追究,但罗艺仍然不信。
我们常说以己度人,罗艺也是走进了这样的死胡同——平心而论,若是他自己在李世民的位置上,对曾经为难自己部下的手下败将自然是不可放过。
于是,他也不信李世民会放过他——“太宗即位,艺惧不自安”日夜惶恐。
而不久后,李世民精简部将,他的职位有所调动,更是加剧了他的焦虑。
在这样的不安中,罗艺治下出了事情,李世民一次不痛不痒的申斥就让他像惊弓之鸟一样蹦了起来。
他把这次的责罚看作是李世民将要对他下手的前兆——既然这样,干脆赌一把大的!
因此,他假传旨意,说自己收到了皇帝密令,要让他带兵去长安。
罗艺谋反的消息传到长安后,李世民大为不解,但还是派出了尉迟敬德和长孙无忌去平叛。
但事实上,还不等两方对上,罗艺的部下就觉出不对来了——你说受命领兵,那现在怎么会被讨伐?
于是罗艺部军中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