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三位贵女一来, 把温仲夏刚出炉的蛋挞一扫而光,吃不完打包带走。
她们还一人想买一个奶油蛋糕,不过店里没存货, 只能预订。
订, 订个大的!
看到她们在预订簿签上自己的名字, 温仲夏仿佛看到一大把铜钱掉进自己的钱匣子, 满满当当地溢了出来。
赚到钱的感觉, 真好。
安萍吃得欢实,说话却别扭,就是不能痛痛快快地夸赞东西好吃。
不过临走时, 她却留下一句:“挣到钱了快换大地盘,弄个雅间, 我包了。”
温仲夏笑了笑, 她倒是想开个大酒楼呢,但做买卖不能好高骛远, 得脚踏实地,稳扎稳打。
一到八月, 有件大事便提上日程——准备中秋月饼。
月饼在大宋还可以叫做“月团”或者“小饼”,这个时候的月饼大多是蒸熟的,而非烤制。
“这次预订的月饼分量有些多,你们做得过来吗?要是吃力, 我去和祭酒大人说一声,分一半出去。”
中午的餐桌上,杭曜来吃饭,并带了一则好消息。
中秋节那天太学要给一批出类拔萃的学生发月饼当做奖励,这个习惯持续了多年,以前都是交给膳堂。因膳堂新招的管事和厨子还在整合当中, 故而这次要找外面的店来做。
在好几个备选的点心铺和食店当中,温记百味因深受学生喜欢,脱颖而出,高票当选,得到了祭酒大人的同意。
不过按照每斋综合品评前三名的学生都有一份算,这个单子至少得做上六七百个月饼。
杭曜担心温仲夏逞强接下,到时候把自己累坏了。
“做得过来,我接。”温仲夏亮晶晶的眼睛里闪着兴奋的光。
这么好的机会,不接才是傻。
离中秋节还有十天,现在开始做来得及,实在不行,她可以招两个短工。
“祭酒大人还有学生们如此信任我的手艺,我要是不接,岂不是辜负了他们,”温仲夏笑意吟吟,“杭博士,你回去尽可告诉祭酒大人,我保证完成。”
杭曜无奈抿唇,他就知道她不会拒绝。
于是便把太学的要求细细讲给她听,要是双方都没意见,太学那边还会送来一份契约书,约定好交货数量、时间和报酬。
不愧是第一学府,很有法律意识。
谈完中秋月饼订单的事,杭曜犹豫再三,开口问她:“上回给你的书好看吗?”
“好看,我快看完了,看完便还给你。”温仲夏只有晚上睡觉前才有时间翻翻书,练练字,还得在脑海中翻译文言文,看得不快。
杭曜忙道:“不着急,你慢慢看,要是看完了,我那儿还有几本。”
温仲夏笑道:“多亏了你写的那些批注,不然有些地方我都看不太明白。”
杭曜想起自己当时随手写的那些东西,莫名有点慌,应当没有乱写什么吧。
此时店里客人不多,温仲夏才有时间坐下来和他说说话。
杭曜的视线不由自主地落在她的发髻上,依然是一根素净的珠钗。
她喜欢简单的首饰,要么是珠钗,要么是朵小珠花,简约雅致。
杭曜的手放在桌子底下,摸了摸藏在袖口的东西。
也不知道她会不会喜欢?
现在送?
不行,旁边两桌还有客人。
要不等她进了后厨,跟进去送?
正当他纠结时,温仲夏忽然站起身,笑着走向门外。
一个戴斗笠的老大爷挑了两担子石榴来卖。
“好大的石榴,长得真好。”温仲夏拿起一个红黄色的石榴,又大又饱满,摸着就润润的。
老大爷撩起汗巾抹一把脖子上的汗:“掌柜的,这是俺家自己种的石榴,刚摘下来便挑来卖了,新鲜得咧,您要的话,俺给你便宜点。”
这大爷时常挑着蔬果来卖,新鲜,品质好,温仲夏每次都收。
中秋前后正是吃石榴的好时节,新鲜的石榴也能做甜品,温仲夏干脆要了半担子。
老大爷一下卖掉了一半,喜不自胜,连忙帮着把半担子石榴拎进去。
温仲夏从中拿了两个大的,塞到杭曜手里,眼眸弯弯:“杭博士,给你,下午吃着打发时间。”
杭曜哑然失笑,他的东西还没送出去,倒先收了她的礼。
“多谢,我……”
话还没说完,两个学生从温记门口小跑过去,嘴里喊着:“快点,前面好像打起来了。”
杭曜闻言眉间蹙起,搂着石榴道:“我过去看看。”
温仲夏望着他的背影,也跟了过去。
太学门口摆摊的地方围了不少人,温仲夏挤进去一瞧,竟是卖芝麻胡饼的成娘子家的摊子出了事。
案台倒了,桌上的面团和胡饼乱七八糟掉了一地。
而成老头正将一个学生摁在地上,左手紧紧勒住那学生的领口,右手握成拳头,就差揍了上去,被旁边的成娘子死死挡住了手腕。
“爹,您别这样。”成娘子眼圈泛红,嗓音哽咽。
成老头又气又急:“他这般对你,你还替他说话?”
“不是的,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