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下的老百姓挣得钱也少,看钱看的自然珍重许多,大部分人恨不得一分钱都掰成两半花。那一分一厘都恨不得用在刀刃上,不能浪费一丁点来。 毕竟钱来的不容易,大人们也都希望孩子们可以学会珍惜粮食,节约用钱。 可是偏偏和想象的相反,多半的孩子都不会和自己的父辈一样,那么的不舍的花钱。 要说起来啦,这样家庭里面的孩子他们在小的时候,基本上都没有碰触过钱。你说他们一天到头都没有见过钱的影子,他们对钱是渴望的吗? 毫无疑问,他们是渴望拿到钱的,而且,他们的内心比其他的孩子更渴望得到钱。 拿到钱之后,他们会随着自己的心意乱花,想买什么就买什么,仿佛是在弥补自己在家里面想吃什么吃不到,想要什么玩不到的亏欠。 有特例的孩子吗? 那还真有! 一些心绪坚定,自控能力强的小孩,在意外得到了钱之后,会好好的积攒着,只为了能够积攒足够来达到自己的一些愿望的钱财。他们的目标很坚定,一般都不会被其他的东西诱惑。 这样的小孩子,往往长大以后,也可以成一番大事业。 但是这样的孩子在乡下,可以说是凤毛麟角。 因为乡下的资源匮乏,大环境也不好,常年的资源不富裕,让孩子对自己有一种亏欠。 也有不少的小孩在拿到钱之后,有种不知道怎么掌控,也不知道怎么去计划花钱的感觉。他们只会凭着自己的心意去购买一些他喜欢的东西,像乡下小卖铺里面的零食、鞭炮、玩具都是这些孩子容易大手大脚花钱的地方。 更甚至,有的孩子突然有了钱之后,完全就膨胀了,很有可能是见到什么,就去买什么?而不去想这些东西除了一时的新奇,对自己有什么用?为自己手里的这点钱做计划。 很快,怎么得来的钱就会怎么失去。没有计划,没有智商的话,得到了一场大钱之后,这笔钱还会以其他的方式失去,守都守不住的。 乡下有句老话说的好,不该是你的东西,得到了还是会飞快的失去。 陈大力在周建业上初中的时候,就开始固定给周建业一点钱来当零用钱了。那个时候因为周建业住校,陈大力觉得手里没有钱极其不方便,毕竟回家又不随便。有点什么事情,家里人去的也不及时。周建业手里有钱压腰,那底气就会足一些,也方便一些。 从那个时候,陈大力就开始有意识的培养周建业掌控钱的意识。 不过那时候,周建业还小,又因为经历没钱读书就辍学这样的事情,所以当他接触了钱之后一直都不肯花,都是积攒着。 尽管周建业手里攥着陈大力两口子给他的零花钱也不少,可除了吃饭和买学习用品之外,基本上没有任何的额外开销。他把所有钱都积攒了起来。 好像后来自己花钱买了一些学习的资料,其他的钱都没怎么动。更何况陈大力是每个月都会给自己小舅子零花钱。按理说也应该攒了不少了。 但是有一次,陈大力听周燕说,周建业藏在家里的钱都被别人给拿走的差不多了,只给周建业剩下了几张毛钱。 这样的手法,一看就不是陌生人干的,可是把周建业给气坏了! 周建业在家里翻腾着要找钱,周母害怕外人笑话这事,硬是把这件事情压了下去,不让周建业大张旗鼓的。 当时听到这事之后,陈大力的肺都要气炸了。 能在家里把钱拿走,那毕竟不是外人,周母压周建业不让自己小儿子说这事,估计一是觉得周建业一个小孩,手里拿着一些钱,有些不像话。 当然,周建业没有跟周母说自己到底丢了多少钱,周母也不知道数额,她只知道周建业丢了钱之后,在家里到处嚷嚷。对周燕说话的语气间,不乏是一些周建业不肯听她话的埋怨。 二是也应该知道偷拿周建业钱的人应该不是外面的人,可能就是家贼。周母害怕闹出来了,再让别人看了他们家的笑话。 其实,周母第一反应就是怀疑是自己大儿媳妇干的好事。可是这事也只能忍了哑巴亏,因为大儿媳妇并没有进过周建业的屋子,倒是两个小孙子整天上窜下跳的,哪里都去。也少去自己小叔的房子里面闹腾。 出了这事,周母也是很生气,但是为了老大一家能不吵架,只能去压榨自己的小儿子。 她的心情陈大力能理解,但是她的做法陈大力却不能认同。 但是自己的丈母娘,除了有点担心自己大儿子两口子日子过不下去,没有其他的毛病。对待陈大力,对待陈意茹,那都是相当疼爱的。 这样的一个老人,陈大力真的不能直接的去责怪她。 周燕倒是因为这事对他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