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月,镇上往外卖房子的人真不多,陈大力又没有大张旗鼓的去找寻合适的房子,自己琢磨了一段时间下来,按照陈大力的眼光,勉强能看上的房子就两套。 一套在橡胶厂家属院那边,地理位置那是相当不错,生活也比较方便,距离老董家不算远,如果住过去的话,他们家还能有个认识的人,周燕不至于对搬家那么陌生。 橡胶厂家属院那边的房子是红砖红瓦,一层半的样子,为什么说是一层半呢? 家属院一开始分配的时候,只修建了平房,后来卖房的主家,搬进来的人太多了没地方住,自己找人盖房子往上面续的一层斜角阁楼。阁楼既不用盖的太高,又腾出了空间给家人住,也算是一举两得。不过阁楼是夏热冬冷,陈大力家也用不着,即便是买下来了,也只是放置一些杂物。 这家是陈大力自己溜达着发展的,他们家也是真心想卖,陈大力还过去看过房子,怎么说呢,院子有点小,屋里也被主家隔的有点乱。不是陈大力想要的那种宽敞的风格。 要是真买下来了,还原以前的格局也得费上一番功夫。 这家的院子一开始是四方的,也不算大,勉强可以入眼,但是主家为了多些房子,又盖了间厢房。 总之,原来的模样早就主人修改的面目全非了,但地理位置是真好,以前橡胶厂有属于自己的工厂小学,后来橡胶厂破产以后,这家学校被政府接管了。 学校就在家门,真买下来,接送陈意茹就轻松了好多。 缺点显而易见的,买了这处院子,陈大力估计就得重新翻盖房子,这比只买一个空的宅基地还麻烦。 不过为了位置,陈大力还是把它放在了备用选项上。 而丁有粮家这边的这座院子,如果不考虑位置的话,真的很符合陈大力的期许。 从丁有粮打探来的消息里得知,这房子是大爷的祖父修建的,他祖父以前是老家在南省那边,有一年闹饥荒跟着人迁徙到了这里,想来早先这家也是富户,逃荒居然还带着不少的银钱,直接在这异乡成家立业。 听说以前南省那边还有人过来找过,只是不知道为什么大爷一家没有回故土。 丁有粮家里是本地土生土长的人家,也是老坐地户了,她家人知道的也确实多一些。 据说大爷的祖父还会一些拳脚功夫,在这边还收了不少徒弟,结果大爷的父亲是一个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文弱书生,祖父死后家业也慢慢的没落了,只留下了这处大宅子。 大爷家在本地除了这里祖辈收到那些徒弟的孩子外,也以后媳妇这边的亲戚还在。 房子虽说有些年头,看起来没有旁边的新房子颜色鲜亮,却自有自己的古朴。 老院子的砖,选择的那种有些厚度的大青砖。想来当年,这户人家也对自己家的未来充满了憧憬,才选择了这么好的材料。 青砖和红砖都是用粘土制作的,但是红砖里面会加一些像煤尖石这样的东西。而青砖就是纯粘土。 虽说都是盖房子用的,烧制的方法也不一样,红砖的温度只需要900度以上,而青砖必须得在1000度左右才行。 红砖烧制完成以后,放在那自然冷却就行了,也不需要什么处理。 青砖烧制好了以后还得往砖窑里面淋水,让青砖冷却下来之后,使粘土里面的铁物质不完全氧化,这样烧制出来的砖才是青黑色的。 相比红砖直接烧制的工艺,青砖是经过窑中燃烧,再在还原反应下闷窑制成的。 这样的制作而成的青砖比红砖更加的结实,耐碱性也非常的好,使用寿命也非常的长。 红砖由于烧制工艺简单,产量高,可以广泛的使用,也能够机械化大量的生产,一般想修建房子的多数会选择它。 而青砖因为工艺复杂,价格就比较昂贵了,修建一座青砖房子的成本要比红砖房子多出一倍的成本,因此没有几户人家愿意费这么大的力气。 修建好的青砖房子透气性强,吸水性好,耐磨损,可以支撑好多年不坏。 听丁有粮说,里面的格局是三间正房,四间厢房,房子空间都比较大,不用看里面的格局,陈大力觉得就冲这外观,自己也想去碰一碰运气。 丁有粮捎回来的消息不好也不坏,人家大爷得先看看买房子的人才决定他们家房子卖不卖? 这条件可相当奇葩了,谁家不是真金白银的诚心交易,这老头可倒好,卖房子还得看看人家买房子的长什么样? 丁有粮觉得这老头估计是故意刁难人,才会提出这样的理由来,难不成买房子还得看颜值不成?这也太离谱了吧。 丁有粮相当不看好陈大力买这的房子,还热情的给陈大力介绍了自己亲戚家的宿舍,房子是真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