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整个云安大陆,有底蕴的势力不见得有楚氏这样的运气。有运气的不见得有楚氏这样大刀破斧的发展勇气。 简直就是踩着刀尖跳舞!! 可是这样的发展速度,楚氏真的撑得下去吗? 不说别的,随着涌入楚氏地盘的散修和平民越来越多,乱象也渐渐的传入了楚氏。即使楚氏增强了各地卫军的巡防力量,又再次大规模的招募新兵。 但是实际上楚氏地盘内涌入的人口实在太多了,所以楚氏的防护力量还是有些捉襟见肘了。 而且人口大量的涌入,顿时间内确实不好安排。各种矛盾和摩擦就在楚氏麾下的大小城池之中不断上演。早已经安顿下来的各地百姓们,也开始仇视起后来的家伙。 这一日密阳城又来几辆带着破烂漏风棚子的狗车,还有好几百号人丁。男女老幼都有。整个又是一队流民。 因为最近这样的流民实在太多了,所以就连负责城门安全的卫军们都一个个流露出嫌恶的眼神。 “停下。流民不得入城。”有几个卫军直接截住了一行人,不让他们去城门口,准备入城的长队伍那边排队入城。 一个五十来岁的精神老妪带着俩个三十来岁的儿子走出自家流民队伍。老妪口气不慌不忙的道“我们是西南那边来的百姓。家中一子俩孙都有功名在身。都是秀才。” 听老妪一说,几个军士立即神情一敛,认真的倾听起来。 “西南那边流民军闹的太狠了,我们实在过不下去了,所以才举家逃亡来到这里。从西南一路逃过来,我们都走了大半年的路了。之前我们经过楚氏的一个村子,本想落脚在那边的。可是那边的村长说,楚氏有规定,如果家中人口多,必须到附近的大城池落户。所以我们就赶过来了。” “你们是从邯沟那边的过来的吧?” 一个小队长模样的军士主动走过来询问。地脉大变,楚氏地盘的地形也有极大的变化。为了尽快的打通对外的商路,楚氏的工匠们顺应地形重修了不少通往楚氏地盘外面的通道。 其中邯沟就是新的一条驰道,它也是最靠近密阳的驰道。 “是的,我们就是从邯沟那边过来的。”老妪道。 “跟着他走吧。你们这种家中有读书人的,可以直接落户。”小队长招呼来一个小军士让他带着老妪一行人去别处办理落户的手续。老妪既感激又唏嘘的道“除了我们一大家子姻亲故旧外,还有同村邻里也想落户。” “我们这里流民落户,有几种类型是优先的。一种就是家中有子嗣有功名在身或者是读书人颇多的。另外一种就是家中出了修士的。最后一种就是身具一技之长的。 你们那些邻人若是也满足条件,就可以跟着你们一起去落户。若是不满足,我们这边有临时安顿流民的地方。”小队长道。 “那个一技之长都需要什么样的?”一个三十多岁的汉子问。他就是跟随老妪一起过来的俩个中年人之一。 “石匠,铁匠,木匠,泥瓦匠等。农夫,渔夫,猎户,采药人等等。”小队长道。 “采药人我是。”不远处的流民队伍一种有人赶紧回复了一声道。 “铁匠。” “石匠。” “木匠。” “猎户。”人群很快就变得乱呼呼的,大家都在自报自己擅长的行当。小队长见了听满意的,这些人都可以扔去先做小工,然后一半做工一边学习。最后能够走到哪一步,就看他们自己的本事和运气了。 楚氏的工匠一直是缺口最大的行当。 工匠辛苦,易学难精,很多人更乐意去学习如何经商,如何经营村庄,如何处理政务,或者是从军。工匠什么的,他们看不上眼。 即使在楚氏内部,工匠也不怎么受到新生代们的喜爱。 不过工匠们的待遇那是相当好,而且工匠一直在招募新人。只要有本事,爱学习,肯下功夫,能够达到晋升工匠学徒的要求,家族几乎每个月都会根据匠师们的申请批复一大批新工匠学徒。 有人符合落户要求,有些就不符合。 像屠夫,像给一些大户人家做帮工的青壮男女,还有一些在某些商铺酒肆做过伙计的小郎们…… 只能暂时留在城外的流民营地之中继续等待。 虽然军中招募军士也去那边招募,还有城池内各种招工也去那边。但是到底不如落户的自由。 譬如某个老妪率领的何家,刚刚落户,就租赁了一套院子之中的几个屋子。一家人先安顿了下来,换上了干净的,补丁少点的衣裳后,家里的壮劳力和刚成年的小郎们就都纷纷出去寻找差事了。 结果没有半日功夫,他们就又纷纷跑回来了。他们刚一跑回来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