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新政风暴席卷的人们,纷纷行动了起来,买鸡的买鸡,找船的找船,各条街道上人来人往,好不热闹。 “老板,你们这儿可还有鸡苗?什么?没了?这才刚开市不到一个时辰,怎么就没了?” 东市,一个灰色汗衫的汉子,正在跟一个卖鸡苗的商贩大吼大叫。 “老板,哎,别走,你这剩下的鸡苗多少钱,我都要了!” “什么?一百文一只?你怎么不去抢?前一阵子不还是八十文吗?” “爱买不买,现在不买,以后更贵!” 之前李程两家大肆购买鸡苗,曾经一度把鸡苗价格由五六十十文一只推高到一百二十五文一只,后来王仁义从南方运来八万只鸡苗后,李程两家不再购买鸡苗,长安的鸡苗市场也终于渐渐恢复平静,鸡苗价格也从原来的一百二十五文一只渐渐回落到七八十文一只。 如今朝廷推出养鸡减赋政策,百姓们纷纷疯抢鸡苗,不少鸡苗商贩的存货快速被抢购一空,其余鸡苗商贩缓过神来后,一面迅速组织人手从其他地方进货,一面拉升鸡苗价格,意图大赚一笔。 “嘿嘿,你们这些凡人呐!真可怜!” 今日来长安卖鸡蛋的梅俊看着眼前抢购鸡苗的庄户,一脸优越地感叹道。 梅村自从划分为李泽轩的封地后,每年只需要向李泽轩这个大地主交租子就可以了,而且李泽轩早就推出了养鸡减租政策,因此朝廷的这条政策对他们根本没啥影响,他们自然不需要去跟着别人一起抢购鸡苗。 “梅大嘴,你在这儿臭显摆个啥呢?还不快去抢个位置卖鸡蛋?小心回去你家婆娘不饶你!” 这是一只枯瘦的手,突然拍在了梅俊的肩膀上,接着就传来了刘二爷略带调侃的声音。 相比于几个月前,刘二爷看起来更加精神矍铄,可能老年人一旦有事儿干了之后,就会更加有活力吧。 “刘二爷,你咋又拿我开玩笑?” 梅俊扭身咧嘴道。 “哈哈,你小子,今天为啥这么多人买鸡苗呢?” “俺刚刚听别人说,好像是朝廷今天颁布了一个什么政令,鼓励百姓养鸡,一百只鸡可以减免一成赋税。” “哈哈,竟然还有这好事儿?不过这待遇俺们梅村早就享受到了,而且还是免费的鸡苗啊,哈哈!” 刘二爷得意的笑道,只是这话太招惹仇恨,旁边一个汉子立马就瞪着眼睛说道: “你说啥?你们村儿早就有这待遇了?而且鸡苗还是免费的?” “哈哈,这还能骗你,真是多亏了李爵爷啊!” ……………………… “王富仁,你家的船怎么还闲在码头啊?还不快去兵部报备?” “为啥要去报备呀?” “今天的报纸你没看吗?朝廷要派兵护送船队南下换粮,南边儿的粮食便宜,香料也便宜,我们拿着丝绸和瓷器跟着朝廷的大军去南洋小国采购货物,回来一倒卖,肯定能大赚一笔!” “真的啊,可万一这报纸要是骗人的咋办呀?” “糊涂!你也不看看这报纸是谁办的。李爵爷家财万贯会骗你啊?你值几个钱?” “那兄弟你等等我,我家有十条大船呢,我们一起跟着朝廷的大军去南洋喝一口汤!” 这种对话,在今天的长安城,绝对不止一处。商人的嗅觉往往是最敏锐的,资本市场向来就是无风尚起三层浪,如今有了朝廷的这条政令刮起的东风,怎会不掀起滔天巨浪? ………………… 归义坊。 孟文浩家中。 “爹,您今天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 孟文浩今天休沐,正在家里教小妹写字,突然间院门就被推开,进来一个又瘦又黑的中年男人,他个子不高,身形也不壮,可就是那被压的微微弯曲的脊梁,却好似充满无穷的力量,仿佛能撑起一片天。他灰色的衣衫上全是泥沙,根本分不清他穿的是衣服,还是沙子了。孟文浩听到声响,抬头一看,见是自己的父亲,他拍了拍小妹的脑袋,连忙迎了上去,欣喜地说道。 “嗯,今日灞上没多少活计,为父做完了就提前回来了!浩儿,你还在教丫丫写字呢?” 中年男人一面脱去满是泥沙的上衣,露出了他那黝黑、瘦弱但看起来却十分结实的胸膛,一面笑呵呵地对眼前这个最令他感到骄傲的儿子说道。 “嗯,爹,丫丫最近都学会了好多字呢!我还给丫丫教了我们先生发明的拼音,以后丫丫说不定比一些富家子弟识的字都多!” 孟文浩罕见地露出了几分小孩子的天真表情,跟自己的父亲邀功道。 孟父当然不知道什么叫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