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死在了龙栖湾,名字自然被涂掉,亥猪周玄同只忠心于名正言顺的帝王,因此也被划去,除此之外还有卯兔喜顺,贤恩帝在世时,曾答应过要还他自由身,如今被替换成了王三。 至于最后一个,则是暗卫中唯一两人共用一个代号的己蛇,黄英余木已经成亲,日子虽然平澹却很安稳,王柄权不想他们重蹈自己的复辙,于是干脆将他们的名字直接涂黑。 看着这份偷工减料的名单,顺帝只有苦笑的份,暗卫之用处在于收集情报,武功高低确实没那么重要,如今东罕北突动作不断,就算这名单上只剩几个人,他也只能照单收下。 王柄权出了皇宫,一路来到刑部大门口,还没等进去,就遇到了萎靡不振的潘子骞。 “怎么回事?” 直至现在,王柄权仍是对于顺帝“寻死”一说半信半疑。 潘子骞抬起头,眼眶微红,说道: “我爹说他欠着一个人的债,早晚都要还,他不愿出来。” “奥,合着是进大牢躲债去了。”王柄权脑回路倒也清奇。 潘子骞苦笑一下,没去解释,继续说道: “不过我爹和我说了一件事,可能和青杏姑娘的死有关。” “说来听听。”王柄权脸色重新严肃起来。 “找个地方细谈吧。” 潘子骞抬头看了眼天色,此时已接近傍晚,两人直接找了家小馆子坐下。 潘子骞没胃口,什么也没点,反观王柄权如饿死鬼一般,将店里特色饭菜几乎都点了一遍。 …… “王兄可知东罕第一辅臣?”趁着上菜的间隙,潘子骞询问道。 “当然知道。” 王柄权将身体整个倚在靠背上,徐徐说道: “据说他本是中原人,一路辅左东罕大王楚不休坐上王位,后又被封了个中原才有的丞相官职。如今王朝与东罕的边境贸易,大多是出自此人之手,而且似乎前一阵的东罕朝堂之变,也与他有关。” 潘子骞点点头,继续问道: “那王兄可曾听说过鸾卫?” “鸾卫?” 王柄权面露疑惑,“王朝有暗卫,北突彷照王朝搞了个青卫,这鸾卫又是从何而来,莫非出自那位东罕第一辅臣之手?” 潘子骞摇摇头,不再卖关子,直言道: “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无论是王朝的暗卫,还是北突姚青衣一手建立的青卫,都属于隐于市的中隐。 暗卫一直由历代君王掌控,权柄重大,可勘验王朝内除皇上以外的所有人,官员是忠是奸、百姓是良是刁,全凭他们一句话,这权力甚至比六部还要高。 王兄可曾想过,一旦当中有人滥用职权、依势作宠,将会有多么严重的后果?特别在周玄同离开后,更是少了一个可以牵制他们的人。” 王柄权闻言皱起眉,潘子骞的话点醒了他。 之前暗卫忠心耿耿,还要多亏了周玄同这个既有手段又对王家死心塌地的奴才,如今他一走,重新组建暗卫确实不再是个明智之举。 而且万一哪天暗卫落入一位昏庸无道的君主手中,将会是一把十分趁手的杀人利器,圣人曾言“朝闻道,夕死可矣”,可历朝历代,“朝论政而夕死”反而更为常见。 二人说话的功夫,饭菜一一上齐,王柄权现在完全没了吃饭的兴致,蹙眉问道: “那这鸾卫和暗卫又有何关系?” 潘子骞这会反而被饭菜勾起了食欲,他夹起一块鱼肉放入口中,不紧不慢道: “为了防止暗卫中有人以权谋私,圣恩帝当初刚一即位,就命我爹暗中组建鸾卫,用以制衡暗卫。 鸾卫共十人,其中大多是朝堂官员,他们分别以隼、鸮、鹞等飞禽命名,我潘家便是其一,代号为鸦。” 潘子骞说完,便不顾仍在发呆的王柄权,独自吃起饭来。 “你说这么多,和青杏的死又有什么关系?” 反应了许久,王柄权再度开口,显然相对于权谋之事,他更想揪出凶手。 潘子骞也没让他失望,继续说道: “青杏姑娘之事,出自东罕第一刺客燕离之手,而这个燕离,效命于那位东罕丞相。 他这样做,无非是想挑起你与圣上不和,最好能借机除掉一个。 无论死的是谁,对王朝来说都是莫大的损失,而逼得我爹画地为牢之人,也正是此人。 鸾卫之事极为隐秘,之所以告诉王兄,是因为鸾卫现在正缺一个主子,这个人选必须置身朝堂之外,却又能在关键时刻力挽狂澜,且最为重要的是,此人必须足够正直不阿。” 潘子骞一口气说完后,揣起袖子,静静看向对方。 王柄权紧皱眉头,冥思苦想,半晌过后,表情突然一松,说道: “好你个潘子骞,在这等着我呢?” 潘子骞见状心头一紧,但仍是若无其事道: “在下听不懂王兄在说什么。” 王柄权没有第一时间回答,而是站起身,走到窗口,背对着对方,慢悠悠道: “潘兄,你此次进京,并不是探望老爷子地,若我没猜错,你是来给他送行吧?” 说到此处王柄权顿了顿,转过身,看着潘子骞,轻声道: “咱们是兄弟,你没必要瞒我地。” 潘子骞闻言终于变了颜色,表情也不似刚才那般放松,而是充满了悲戚,他低下头,颤声说道: “我不管他们之间有什么恩怨,也不管什么欠债还钱杀人偿命的道理,他要我爹死,我便要他死,这就是天大的道理!” 一向温文尔雅的潘郡王,说到最后,已近乎是吼出来了。 “王兄,我刚才说的,没一句是假话,只要王兄点头,鸾卫以后但凭差遣。” 潘子骞说完,抬起头来,双目通红,将一块白色令牌放在桌上后,直接跪地不起。 “唉……” …… 潘郡王离开了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