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一天天的过,与往日也没什么不同。 只不过眼下国公府上下到处都是披红挂彩的喜庆。 原因就是国公爷商玉宽要过生辰了。 五十五岁的生辰,并非什么大寿之日,若放在平日里,大约就是家里头的人或者三两好友聚聚就罢了。 但今时今日不同。 自商霁回来以后,国公府还未曾摆过什么大宴请同僚们来聚聚。 一则是商霁实在忙,基本上都在军营中练兵,无空搭理他们。 二则是人人都想要攀一攀骠骑大将军的门路,所以走国公府办寿宴的路子是最合适不过的。 因此,韦夫人才把消息送出去,就有不少从前与他们都没甚来往的人家纷纷递了消息说要来。 这于国公府可是件好事,自然韦夫人也乐得广撒请帖。 所以,这上上下下的都卯足了劲的要将此事办妥办好。 自然没人管什么三瓜两枣的闲事。 而钻了这个空子,杜景宜倒是外出过两趟。 每一次都是去将军府看看修葺的情况,随后又去了杜家看望父母和阿姐。 不得不说,这泥瓦班子找得果然甚好,进度比杜景宜想象中的要快许多。 如今才过去了一月不到,已经完成了七七八八。 按这样的速度,只怕十月中旬就能完工。 如此倒是可以让花匠们早些入府,好好打理一番。 虽说随安城的冬日凛冽,但杜景宜曾经跟着父亲去过更冷的地方漠北。 见过当地的富户所搭建的暖房和花园。 便是冬日最冷的时候,都还能花团锦簇,如沐春风。 杜老爷欢喜,还从故交手中拿了一套图纸过来,以待自用。 只不过破费银钱。 但现在,杜景宜亦或者说将军府的打造,最不缺的就是银钱。 因此杜景宜从杜家拿走了打造暖房所要用的图纸,回到东苑之后,便让丫鬟樱桃请来了窦嬷嬷。 窦嬷嬷这几日不算很忙,基本上还在东苑里头当差。 所以,樱桃去的时候,正巧就遇见了。 窦嬷嬷面有欣喜,上前两步就问道。 “樱桃姑娘怎么来了?可是少夫人有事要吩咐?” 樱桃嘴甜,人看着也和善。 于是笑着给窦嬷嬷行了个礼后,就说道。 “窦嬷嬷猜得真准,少夫人请你过去商量一下将军府的事情呢。” 初初听到这消息的时候,窦嬷嬷以为还是询问进度。 不疑有他,就跟着樱桃过去了。 等进了熙棠院的屋子门,倒是把外头的冷意隔绝了不少。 如今正是九月末,秋风秋雨的落了几场之后,是愈发的冷了下来。 上半旬的时候还能借着秋老虎多穿两日薄衫,现如今倒是都换上了厚实一些的布绸。 等再有一月,就得换上冬日所穿的袄子了。 因此,芦橘带着东苑的几个绣娘正赶制着呢。 窦嬷嬷进屋就看到了斜坐在明窗下坐炕之上的杜景宜,她也换上了鹅黄色绣缠枝宝瓶样式的褙子,瞧着倒是暖和。 面前放着的一把金框白玉珠的算盘,一看便知价值不菲。 “奴婢见过少夫人。” “窦嬷嬷来了,骊珠上茶。” “是。” 对于杜景宜来说,何管家和窦嬷嬷都不是普通的奴仆,所以多少还是会厚待些。 骊珠端来个红木圆凳,给窦嬷嬷坐下。 随后又上了一盏茶,倒是十分客气。 窦嬷嬷也没有推诿,直接开口就问道。 “少夫人可是要交代什么?将军府如今的置办清单也差不多了,老奴特意带了来给少夫人看看,可有要增添的?” 说罢,就递了一个册子过去。 杜景宜接过去,仔细瞧了瞧以后,便笑着说道。 “窦嬷嬷办事老道,置办的很齐全了,就照着这个弄吧。” 说着还想起了什么似的,就对窦嬷嬷讲道。 “等将军府的库房修好之后,便让人将我的嫁妆送过去吧,里头有一套紫檀木的家具甚好,就放在前厅待客吧。” “是,少夫人。” 杜家的东西不仅贵,而且很雅。 窦嬷嬷只用看这屋子里头的陈设就知道了。 因此,乐得省下这一笔钱,开销在其他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