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让他听你指挥,肯定不会出岔子的。” 贾张氏知道贾东旭想琢磨透养殖小屋的制作过程,只是他自己搞不明白,就必须得有人带着弄。 这事儿找张元林不可能,恰好易中海要修改尺寸,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贾张氏的脑子可比贾东旭活络,当然知道这个机会要抓住,都不用贾东旭提醒。 听到贾张氏这么说了,易中海也不好再拒绝,只能无奈的点头说道: “行吧,我先去把拼装好的养殖小屋拆解开来,然后我回去翻一下干活的家伙,待会儿让东旭把拆好的东西搬到我家里来。” 冬季的夜晚冰冷刺骨,在外面待久了根本扛不住,而且晚上看不清,还得回屋里弄才行。 交代过后,易中海先去外面拆东西,贾东旭正准备跟上去,被身后的贾张氏叫住了。 “记住了啊,不该说的别乱说,你要偷摸着去参加街道活动,就肯定不能被易中海知道!” “还有啊,这个机会难得,而且距离街道活动也没多久了,你必须抓紧时间!” 贾东旭连连点头说道: “知道知道,我顶多就是问问下一次相亲在什么时候。” 贾张氏对这事儿不感兴趣,她只想让贾东旭努力搞个好成绩来,兴许能得到一些实质性的奖励。 养儿子干嘛用的,可不就是让他帮自己赚钱和争取利益么? 见亲妈没再说话,贾东旭便跟着跑了出去。 眼看着易中海和儿子走出去了,贾张氏转身走向灶台,把易中海带过来的粮食袋打开,取走细粮留着自己吃,只剩下粗粮等后面做给贾东旭和易中海吃。 而易中海带着贾东旭把养殖小屋拆解以后,自己先走一步,去家里寻找干活用的家伙,例如弓锯,钉子,榔头等,这些东西都是常用的,各家都有备着。 因为在这个年代谁家坏了东西都是自己先想办法去修,不说修好吧,只要能修到可以用的程度就算完事,不会动不动就请人来,那样太浪费钱。 易中海找家伙去了,贾东旭则是负责把拆解好的养殖小屋搬到易中海的家里去。 恰好这个时候一大妈出来上厕所,看到贾东旭来来回回的搬东西,立马就告诉了张元林。 听到易中海真的自己在想办法修改养殖小屋的尺寸,张元林忍不住笑了起来。 “嘿,一大爷可真是好样的,说要自己弄真就动手了!” 一大妈撇着嘴说道: “那还不是瞎折腾么,我可不觉得他能把这事儿办好。” 张元林笑呵呵的说道: “这事儿可说不准呐,没准就弄成了呢?” 随口应付了一大妈两句,张元林就没再多关注,他知道一大妈过来传递这个消息是想听到一些对易中海不利的回答。 比如张元林说易中海肯定会办砸,再比如易中海这是在瞎搞等等,这说明一大妈对易中海的怒气还没有消。 一大妈和易中海是夫妻关系,她可以说易中海的不是,可以诅咒易中海出事,当然也可以取笑易中海做的不好的事情。 但自己不能跟着应和,更不能在听到易中海不好的时候跟着笑话对方,这样不好,因为这么做会显得太小心眼,也多少有点小人得志的感觉。 张元林可是很在乎个人口碑的,这就得从日常的行为举止中注意这些事情,不然以后到了外面很容易因为一个习惯性的举动给人留下很差的印象。 好在一大妈是有事儿做的人,她得跟着秦淮茹进一步的学习工作上的细则和要求,为下个礼拜一起去上班做准备。 所以这事儿没说几句就结束了,正好张元林在忙着研究模型,也确实没啥时间和一大妈闲聊掰扯。 何雨水帮着一起把碗洗过以后,又跟着秦淮茹学了点绣花的基础,没过多久就回去了,她是个学生,还是个孩子,得早睡早起。 现在张元林家里就剩下一大妈在跟着秦淮茹认真的学习,而张元林则是在琢磨明天该给那群工程师什么样的提示。 因为张元林的精准指引,这群工程师们及时的转换思路,开始全力以赴的在老式机床的基础上加以改进。 照这个速度,张元林推断明天就可以把整体框架改造完毕,构建出试验机的基本结构。 但是光有一个外壳还不够,要想进一步改善核心,也就是工作效率方面,这就不得不提一个非常关键的东西。 那就是凸轮! 只要凸轮设计到位,就能极大的提升设备的运转频率,从而提升工作效率。 但是凸轮的设计并不简单,需要运用一定的计算公式才可以。 也许这放在以后的年代会很稀松平常,但是在这个时候可没那么容易。 因为凸轮的设计是有讲究的,这个会影响到往复运动的连贯性和往返进程长度,最终影响到冲压频率。 不过张元林有办法,他还是先琢磨,然后再用木头做几个模型出来。 作为一个机修工,他能识文断字就不错了,确实没道理会计算公式,所以这事儿得谨慎一些。 老规矩,按照正确的凸轮来魔改,直接给好几个版本。 大概的东西弄好了,剩下的就交给那群工程师去处理。 十几分钟后,张元林搞定了凸轮模型,完成了今天最后的工作。 “得,完事收工,该给媳妇传授知识咯!” 收拾好东西,张元林却发现秦淮茹还在认真的教导一大妈。 再一看时间,都快八点钟了,那这肯定不行啊! 好在媳妇是个懂事儿的人,她注意到门外的敲打声停止了,便立马跑出来查看情况,发现自己男人正在厨房烧水,便立马明白该收工休息了。 随后秦淮茹的委婉的对一大妈说道: “一大妈,要不今天就到这里吧,我说了这么多,您肯定也要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