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县,春秋为晋,战国归赵,据山川之险,为兵家要地。
简而言之,河东乃李唐根基所在,而代州为河东门户,代县又为代州门户, 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但事实是,李善趋马在城内城外转了一圈,甚至还去了不远处的一个小镇,路过五六个村落一股熟悉感在心底滋生。
官道两旁稍好一些,各种农作物大都快要收割了, 但李善走上岔路, 往前扫视, 路旁的田地上稀稀拉拉,甚至都看不到什么人影。
翻身下马,李善不顾还潮湿的泥土,走进田地,蹲下细看,还抓起一把泥土攥了攥,不禁叹了口气。
“这是作甚”
李善丢下泥土,直起身摇头道“虽非上等田,亦属良田,却如此荒芜。”
马周听了这话沉默片刻后才说“代县多历战事,农户或裹挟入军,或府兵征召,或徭役不断,再或南窜避祸”
今天出行这一路上,李善亲眼所见, 城内虽然破败,但还稍好,城外在村落里几乎都看不到多少青壮,老人、妇人、孩童占了绝大多数。
孤苦的老人, 留守儿童,被抛弃的良田这如何不让李善心生感慨,前世他从一个幼童开始,完整的经历了农村从鸡犬相闻到良田长满野草的变化。
“本朝设折冲府,河东道的折冲府数量仅次于关内道,共计一百四十七府,代县占了四府。”马周解释道“但代县多历战事,死伤颇重,如今四府合计兵力不过两千。”
按道理来说,折冲府分上中下三府,上者千五,中者千人,下者八百,但如今代县四府合计才两千,平均一府才五百人。
而且还要考虑到代县战事频繁,府兵阵亡后的递补。
“代县府兵如今都在雁门。”一旁的杜晓小声提醒了句。
马周瞥了眼,“还不止如此,今日探听,代县徭役极重,江夏郡公于半月前征伐民夫,备战突厥,至今尚未放还。”
杜晓回了句,“按制,徭役年二十日,加五十日可免税赋。”
“秋收在即,而突厥已至朔州,江夏郡公会放还民夫以备秋收”
听身后两人的争论,李善一直沉默不语,出来转了一大圈,很明显,如今代县最大的问题在于,人口不足。
战事频繁,突厥频频来袭去年颉利可汗率十余万大军几乎打穿了整个河东道,首先就要攻破雁门,代县自然是受创最重的一地。
正因如此,农户大量逃亡,或南窜避祸,或被突厥掳去为奴,田地遭到废弃整个代县如一个垂垂老矣无粥米入腹,而且还患有重疾的老人。
李善忍不住苦笑,在长安自己能纵论天下大势,但具体到一地,却是千头万绪,一脑门浆糊自己又不能撒豆成兵
人口不足,自己能做的事就非常有限了。
其他的不说,光是办个砖厂,就需要大量的青壮为劳力如今农忙,田地里都看不到多少青壮呢。
战事急促、县衙被毁,李善都可以忍受,但人口不足,是他不能忍受的。
一行人缓缓驱马回城,李善一直在皱眉苦思,不经意抬头又看见破败的县衙,原本烧焦还勉强完整的大门都少了一扇,远远望去,能看见正堂外稀稀落落的野草。
代县不仅仅县令出缺已久,就连佐官都没有,只有几个本地吏员撑着架子,其实也是在糊弄事之前一直是听令于驻守雁门的江夏郡公李高迁。
想到这,李善迟疑着回头交代,“杜兄,明日再去雁门打探,不知江夏郡公可曾出兵”
杜晓应了一声,正看见
马周翻了个白眼。
“马匹都要备好。”马周对一旁的王君昊说“说不得,这次又要一路南逃。”
李善不搭理马周的奚落,转头四顾,按道理来说,县衙附近应该是一座县城最繁华的地段,毕竟唐初的城镇,只可能以政治机构、世家大族为核心,而不是宋明时代,可能出现经济核心。
而代县如今并没有那种海内闻名的世家门阀,就连响彻河东,甚至县内称雄的豪族都没有。
而如今,县衙附近一片破败,看的入眼的建筑都不多。
李善实在是没心情再看了,直接回了驿馆虽然代县无著名世家,意味着县令的权责少有阻扰,百里侯能真正的辖制百里。
但特么人口不足,不多的青壮还都被李高迁抢了去
随便洗漱了下,李善和马周相对而坐,桌案上只两三盘小菜。
努力伸手抚平不自觉皱起的眉头,李善强笑道“临行前,思谊兄提起,代县税赋缺额甚多,若以徭役计”
马周苦笑打断道“年加二十五日减半,加五十日可免之已然问过了,今年徭役未至五十日。”
李善脸颊动了动,也是,去年突厥打穿了河东道,今年上半年突厥基本没什么动作,七月高满政突然投唐,马邑一失,突厥不敢贸然进犯。
局势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