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是已经收下了我让徐福给你的玺印了吗?‘大秦楚王’,这便是朕要赐与你的新身份。”
元武皇帝起身向着观剑台的内部行去,示意对方跟上,并用神识感知骊陵君那微微颤抖的身躯,以及眼中一闪而过的惶然,心中暗自冷笑,却并未就此打住,反而进一步加码,沉声道:
“你既已收下玺印,便应知晓朕的用意。现在,楚王朝内部正在紧密收权,铲除异己,残害忠良,欲以赵香妃一派独大,局势越发不稳,正是你回归故国、大展宏图的大好时机。”
“朕要你做的,便是趁此机会,号召那些对你父皇与赵香妃心怀不满、屡受打击的权贵门阀、地方豪强,向他们点明背楚投秦的益处,将这股反对的力量拢作一块,趁机起事,发动政变,夺取大权!”
“也无需做上太多,当你打出清君侧的名号之时,朕亦会亲帅百万大军,为你后盾,牵制住那些边郡驻防的楚军精锐。”
“只要你能策反部分的地方门阀,令他们按兵不动,或是直接倒戈,在楚境之内燃起战火,届时再接引我大秦的军队,一同攻入郢都,则你便是新楚的开国之王,真正的一国之君,如何?”
“……这新楚的疆域,又该如何划定呢?”
骊陵君沉默了许久,才涩声问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他很清楚,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元武虽然说得慷慨激昂,可实际上却绝不可能只是为了帮他熊悍登上楚王之位,便劳师动众地发起一场国战,耗费无数钱粮与将士的性命。
大秦真正的目标,还是楚国的土地与人口。
元武闻言,却并未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你可知,这天下有多大?”
骊陵君虽然不明白对方为何会突然问起这个,却也还是顺着话头回答道:
“秦、楚、齐、燕四朝,若以合并而论,其西可达雷翥之海,东则至蓬莱诸岛,相距万五千里之遥,其南抵婆罗蛮洲,北直至瀚海冰原,相去亦有万三千里。”
“而这,还仅仅是已知的世界,在那更为遥远的极西、极东、极南、极北之地,尚有着无数未知的国度与种族,其疆域之广袤,几不可计数,便是最为博学的鸿儒,也未必能够一一说清。”
“恐怕,也唯有那昔年一统寰宇的幽帝,方能真正知晓这世间的诸般秘密,完成那洲陆海疆的丈量测绘,尽览天下风光吧……”
说到最后,骊陵君的面上亦是不禁流露出了几分悠然神往之色,显然,对于那传说中曾建立了无上伟业、留下无数玄奇神话的幽帝,他也是心怀敬仰的。
元武皇帝点了点头,对于骊陵君的这份见识与眼界,表示了肯定,随即才继续开口道:
“既如此,你又何必执着于这楚国的一亩三分地?只要你愿意与朕配合,待得推翻楚帝、铲除赵妃之后,这楚境之内,你尽可先行挑选三郡之地,作为你的封国疆土,世袭罔替,永享尊荣。”
“并且,朕还可以向你承诺,有朝一日当朕一统天下,扫平三朝,这海外诸国、未知之地,皆可由你楚王之师,代朕去一一征服、占领,其所得之土,皆归你所有,甚至大秦的将士,亦可听你调遣,如何?”
此言一出,骊陵君亦是不由得彻底动容,知晓元武并未拿什么“会留下半壁江山”“楚地尽归你所有”之类的虚假承诺来诓骗自己,而是给出了一个相对合理、也更具可行性的方案。
甚至,考虑到了更长远的未来,以及自己可能存在的膨胀的野心,算得上是这位皇帝所能给出的最大诚意了,而对方所描绘出的那幅“蓝图”,也确实足够诱人。
虽然只是三郡之地,可要知道,楚国最为富庶的郢都周边,也不过才堪堪五郡而已,其麾下治民过千万,疆域辽阔,物产丰饶,更兼有着鱼米之乡的美誉,向来便为诸国所垂涎。
因此,这个条件,可以说是相当的优厚,甚至超出了骊陵君的预想。
因为他很清楚,自己其实并没有太多的选择余地,要么答应元武的条件,搏一个藩属诸侯的名头,以及三郡之地的基业,要么就继续留在长陵城中,蹉跎岁月,直到某天被楚帝的一纸诏书赐死。
相较之下,前者虽然同样充满了未知与风险,甚至可能遭到千古骂名,却无疑要胜过后者太多,也更容易令人心生向往。
正常而言,以骊陵君这种庶出皇子的身份地位,就算顺利归国,不遭受迫害,能够拿到几个县来作为食邑,便已经是邀天之幸了。
数代过后,也就是一寻常贵族的封爵家系,哪里能比得上实封的诸侯王?
想通了这一关节,骊陵君亦是感觉心中一定,知晓自己已然没有了别的选择,只能一条路走到黑,尽力去完成元武所交代的任务,当下亦不再多说什么,只是深深地看了对方一眼,俯身叩首道:
“楚人重诺,一诺千金,既已收下玺印,臣自然便不会再有任何的反悔。从今往后,熊悍愿附骥尾,共谋大事!只盼来日功成,陛下莫要忘了今日之诺。”
“这是自然。”
元武皇帝的脸上,终于流露出了几分笑意,虚扶了对方一把,和声道:
“朕金口玉言,既出便无悔,你大可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