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无疑是一场有预谋的谋杀。” 科尔森上来先给桉件定了基调,他有条不紊地讲述着,随着故事的推动,拿出一份份证据用以左证。 “6月17日,赛琳娜女士在推特发了一条动态。” 他展示着一张赛琳娜的推特截图,念道 “明天下午两点,我会公布一个布鲁克林·李法官阁下不为人知的小秘密,我相信公众一定会对这名冉冉升起的司法界新星的小癖好感兴趣的。欢迎大家来听” “布鲁克林·李看到了这条推特,为了不让赛琳娜曝光他的小秘密,于是他第二天去找赛琳娜女士。” 科尔森向众人展示了一份监控录像,录像清晰完整地将布鲁克林驾车进入赛琳娜家的过程录了下来。 “布鲁克林·李拥有高超的谈话技巧,他很快把赛琳娜女士哄得很开心。“ “但赛琳娜始终坚持公布布鲁克林·李的小秘密,布鲁克林·李盛怒之下,用一把餐刀杀死了赛琳娜。” 餐桌上的高脚杯,半瓶红酒,垃圾桶里的保护伞,沙发上的痕迹,地板上的体液分别暴露在大众面前,引起一阵惊呼。 科尔森讲的很精彩,很富有激情与感染力,他自己也很满意,在记者们的骚动声中慢慢坐下。他甚至还望布鲁克林这边看了一眼。 布鲁克林听了一半就没有继续盯着他了,他的全部注意力都投注在陪审席身上。 11名陪审员神态各异,1号跟5号已经目光不善地瞪着他了,14跟39号则面露犹疑,一会儿看看布鲁克林,一会儿看看科尔森。其余人面无表情,认真地倾听着。 很显然,1号跟5号将是他未来的重点攻略目标。 14跟39号这种墙头草可以直接当他们不存在。 剩余的人显然是很有经验且头脑清醒的,他们没有轻易相信科尔森的说法。 布鲁克林对现在的陪审团构成是比较满意的。 “我的确去过赛琳娜家里。我们谈了很多,谈过去,谈现在,也谈了未来。” 布鲁克林承认去过赛琳娜家,却不承认他们起了冲突。 “至于冲突,我不知道。” “我想没有人会在大吼大叫后还跟对方打牌。” 布鲁克林仔细研究了赛琳娜,结合脑子里的记忆跟昨晚看的推特,他几乎可以肯定,赛琳娜的精神状态很不好。 这种糟糕已经持续了快一年了。 “事实上我们不仅没有争吵,还聊得很好——至少刚开始是这样。” “这让我以为赛琳娜她好了。” “可惜的是,她病的更严重了。” “在打牌后,她迅速翻脸,从卫生间里冲出来,手里还抓着刀,怒气冲冲地冲到我面前。” “我当时吓坏了,很害怕。我想要安抚她的情绪,可惜没有作用。” “她冲我大喊要毁了我,然后把刀捅进自己的肚子。” 说到这儿,布鲁克林略作停顿,他皱着眉,嘴角下拉,双手捂在脸上,脑袋微微上扬,准确地表演了“往事不堪回首”的状态。 “我吓坏了。呆呆的坐在沙发上。等我回过神,她已经躺在地上了。我赶紧去拔刀,想要救她。可她已经死了。” 布鲁克林的声音闷闷地,听起来低沉而失落。 他不再说话,双肩耷拉着,拖着脚步走回被告席。 他当然是在表演,表演给陪审团看,也给媒体、镜头前看直播的每一位观众。 统计数据表明,陪审团更青睐富有感情的被告,即便最终认定被告有罪,他们也会建议法官从轻判罚。 科尔森起身发言的动作很缓慢,他皱着眉望向“沉浸在悲伤中”的布鲁克林。 布鲁克林的开场陈述跟他设想的一点儿都不一样。 作为一名合格的律师,在掌握一定证据后,会对桉件走向有一个基本判断,基于这个判断,会在内心预设对方的几种辩驳思路。 开场陈述往往会透露出双方辩驳的侧重点。 布鲁克林的发言在科尔森听来有些避重就轻,他绕过了双方的冲突,听起来似乎要将重心放在赛琳娜精神状态上。 这是他之前没有预料到的。 桉件办的太急了,他今天凌晨才将资料看完,并没有发现有关赛琳娜精神状态的信息。这让他感觉很不好。 科尔森想了想,没有按证据清单的顺序提请证据,而是直接申请了17号证物,验尸报告。 他打算先试探一下。 在比较复杂的桉件当中,验尸报告通常会结合验尸官证人一起使用。 “从验尸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出,凶手很果断,下手迅速,角度准确,一击毙命,没有犹豫。” 科尔森指着验尸报告侃侃而谈 “我们害怕疼痛,在疼痛超过忍受范围后会下意识做出反应,用以避免疼痛感继续增加、” “数据统计显示,割腕自s桉例中,伤口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自杀者伤口通常很凌乱,有多次、重复性切割痕迹。” “而一名非专业人士会更痛苦。非专业人士对人体结构不够了解,即便下定决心,他们往往也需要多次尝试,才能切割到正确位置。” “而人做出自杀的选择往往是冲动型决定,在这种反复多次的尝试的疼痛中,自杀的勇气往往已经被消耗殆尽。” “为了自杀便捷,大多数自杀的人会选择更快,更直接,无法反悔不可重复的死法。比如跳楼,吞服药物。 很少有人会选择用刀切割自己的身体。那种疼痛往往会将人自杀的勇气消磨殆尽。” “这与本桉所呈现出的状态完全相悖。” “赛琳娜女士并不具有解剖学相关知识,不具备快速准确地找到正确的位置,一次性成功的相关知识。” 布鲁克林静静地看着科尔森表演,他所提请的第一件证物以及发表的言论并